因受拳击、散打、泰拳影响,之前在实战中我比较喜欢打点找漏,避实击虚,走中打。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战交流,我开始注重“打实”的手段了,以前总觉得内家的劲力和速度在实战中颇具优势,但打实的东西用不上。现在可以用上一些了。
当然,只会打实,不会打虚显然还不行。
学武有年,经验靠自己摸出来。没有办法,实战老师是教不了,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体会。
比如,练拳者常讲:变招不如变劲。十年前我就晓得这句话,请教过多位民间高手,仍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在专业队,发现那些散打王也不知此言,却技击水平极高。后来,豁然明白:此言只适用于一定条件下,比如接触上了。
否则无用。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的结合,多次与各类人等实战交流,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以求提高技艺。
愿有志于此之同道,多多交流,多多赐教。
形意拳拳谱言:胯催肩,肩催肘,气力到手。此为练。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是为用。
拳击亦如是,讲“身子追手”,手如铁锤,身如后牵之细线。其理一致。不明此,内家之拳不可用矣,也难用得上。
内家拳三体式、劈崩拳,练时一定要注意间架不可错乱,顶力、支力、三角尤须保持。
练时把这些东西作出来了,用时松开即可,任何角度、随时随地、前进后退皆可,与拳击也无差别。
只是劲力比拳击要整、要重许多。
此为内家拳之优势。内家拳里有个猴蹦,动作简单,练身法却极有效,也极实用。
武术是一门学术,要实事求是,否则早晚要穿帮的。
我只说自己看到的事实,对事不对人,绝不是有意与哪位同道过不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