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下属做错事情或犯错误时,上司应当及时指出、适当批评,使其不至于出现更大的偏差而影响全局工作。但在批评下属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做到让下属乐于接受批评,并加以改正。外国有句谚语“关键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说”,就包含这方面的意思。如果将批评运用得当,那么它就和表扬一样,是激励下级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确实需要上司掌握一些批评的语言艺术。
●否定和批评下级的基本原则
虽说中国有句古训,叫作“闻过则喜”,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上级批评下级,要使下级达到心悦诚服,没有“以权压人”“以势压人”之感,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事求是
进行批评,态度和方法都很重要,但最基本的还是事实准确与否、有无出入、该不该某人负责。如果事先调查不够,事实真相与得到的情况有差异,被批评者就难以接受;如果有人提供了情况,打了“小报告”,上司以此为据,大加批评,那就更加难以服人了。所以,上级批评下级,事实要准确,责任要分清,原因要查明。从实际出发,弄清事情的本来面目,找出问题的原因,合理地分清责任,这样才能使批评有理有据,既不夸大,又不失察,下级当然会心服口服了。所以,上级批评和否定下级,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以感情代替原则。
2.自责在先
否定和批评下级,固然是因为下级有了过失,但与此同时,处于指挥和监督岗位的上级,也有不可推卸的间接责任。假如上级仿佛没自己什么事儿一样,盛气凌人,只把下级批评一顿,却不肯承担责任,下级便有自己在上司心目中一无是处的委屈之感,虽然表面未必反驳,但心中已耿耿于怀,成了上级工作的对立面。因此,在批评下级时,上司最好首先自责,进而再点出下级的错误,使下级有上司与他共同承担错误之感,产生负疚之情。这样,在以后的交谈中上司说多说少、说深说浅,下级不仅都能基本上承受得了,而且还融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不至于弄得不欢而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