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五道诏书宣毕,紧张局促的场面总算是松弛下来了,群臣再拜。
旋即,雅乐再响,众臣蹈舞三呼万岁,复又拜,至此,朝会算是步入了尾声。
当然,这是相对于大多数中下级官员而言的。
对于皇帝而言,颁布诏令顶多算是开胃菜,后头还有重臣上寿、勉励诸州都督、剌史考课为上者、接待番邦使臣……等等要事。
上寿是按照群臣身份高低来的,是以第一个向皇帝敬酒的就是太尉、中书令郭子仪。
他至陛下,把酒言寿后,又下拜道:“陛下不以臣年老不堪大用,委臣太尉中书令之要职,可惜老臣一无识人之明,二无经世济民之能,尸位素餐,今番陛下又赐婚臣不肖子映,老臣实在是惭愧。
请陛下念及臣年老体衰、无暇顾及政务,准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郭子仪说着,便跪伏于地,额贴冰凉地砖,一动也不动。
李适闻言,眸光一闪,随之淡然笑语道:“尚父乃国之柱石,如何能弃国家而去,且朕以尚父为太尉中书令,本身也不是为了协理朝政,而是为了壮边城士旅之气,杜戎鬼窥伺之心。
若尚父去,戎鬼(指吐蕃)犯境,何人能当之,请尚父再勿出乞骸骨之言。”
李适当然晓得郭子仪不是贪恋权位之人,且也知道他说出告老还乡是真心实意,但他却并不打算放其人走。
郭子仪在肃宗代宗两朝佐清六合,摧殄诸寇,涤秽两河,叱退穷丑,他若是真放任其人离庙堂而去,保不齐还有人认为是他刻薄寡恩,不能容人呢!
当然了,他心里对郭子仪总归是有几分忌惮,故在即位之初对其明尊暗贬,夺其权,而后礼敬之,以防生变,但他却万万不愿将他心里的真实想法表露出来,遭当世乃至于后世之人诟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