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九回 宰相的位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自大商建国以来,按照祖宗法治,一国宰相,实乃是国家之基石,总揽大多数政务。因此能作到宰相的人,自然都不是普通人。

宰相商容,乃是三朝老臣,朝中资历无人能比,更与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都是累世的交情,人脉之广,朝中不做第二人想。

当日,商容因脱衣检查之事于朝堂之上发怒,一气之下辞官。那日下了朝,便有姜王后亲自前来为其说项,劝谏说朝中不可一日无商容,但当时商王正为梅伯之事发愁,因此只是推说容后再议。

简单来说,商王是希望借此机会换掉商容的。

毕竟,没有君王会喜欢一个爷爷辈的老臣子,携着托孤重臣的名头,将一国大半的政务掌握在手中,将一个宰相府经营得铁桶一般,水泼不进。

商王当然希望换上自己信任的人马,比如子干作为宰相,族弟箕子作为亚相,无疑乃是更合适的选择。

然而,一个在朝中经营了五十年的老宰相,又岂是说换就能换的?其人早已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动了商容,则是动了太多人的蛋糕,稍有不慎,便会损害国家的根本。

商王之前与近臣们商量此事,得到的一致结论就是,最好将此事拖延下去,只要商容不在朝中,便可将其权利慢慢移交到亚相子干手中,待到商容在朝中失了根本,则其也再无复起的可能。

但他希望拖延,朝中的其他势力又岂能如他所愿?

果然,见到处理完了眼前之事,上大夫姜甲出列道:“大王,臣有本奏上。”

这姜甲乃是东伯侯姜桓楚的内侄,姜王后的族弟,背景不容小觑。

商王点点头,令侍官接过奏本,打开奏本,却正是商容一事。

奏本中上谏,商容为相多年,乃国之柱石,不可罔替。商王切不可因一时意气之争,摒去贤良,而是当效仿成汤荐伊尹之举,亲自上门挽留商容,方显出商王求贤若渴之态,则商大人自然会感念天子之恩,留任朝堂之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