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幽州长陵公府,一扇扇朱漆大门次第推开,直至李易的议兵红殿。
“幽州太守掌军刺史尚书令长陵公忠及上将军听旨!”
唱名声起,金钟玉磬齐鸣。十六位青衣太监分列殿内两旁。为首二人,手中各擒一面金线绣龙旗,其余十四人手中各持金钟、玉磬、箜篌、箫笛等深宫雅乐之器。
待大乐完毕,一位头戴乌纱、足踏云纹靴的司礼监首缓步行出。看年纪他约莫四十出头,薄唇鹰眼、双颊凹陷,略有几分阴鸷之相,却极为恭敬得捧出一卷金灿灿的圣旨。他瞧了瞧身前拄着青竹云纹杖,半点也不肯屈膝的幽州之主,和他身后一群同样披甲挂刀的猛将,只是薄唇勾笑,却无半点指责,仿佛习以为常。
他清了清嗓子,展开金卷,尖声宣告:
“朕上承天命,统御万方,受先圣太宗之感召,故成芒山大典。朕听闻爱卿千里奉诏,翻山越涧跋涉之不易,同感‘以琴代人’之扼腕,亦知爱卿潜‘恩宽’面圣之苦心。朕心甚慰,虽未异地相逢,亦觉亲近。费卿谦逊忠勤,朕览其策论,试其才学,当为朝廷之肱骨,社稷之栋梁。卿功不自恃,贤不藏私,足见卿为朕荐贤之诚,为国举才之功。今,朕夺卿之臂助,纳入御史门下。念卿镇守边关多年,风霜砺节,兹特赐御膳一道,朕亲命御厨秘制,味极鲜腴,以示朕嘉奖善抚之意。朕赐名曰‘升官荐才’,犒赏爱卿与幽州诸将。虽隔山河,朕遥望千里,举樽同庆。”
李易双眉深蹙,还不待回应,便见那司礼监击掌为号,随即便见八个内侍太监抬着一方巨大长条铁奁走进殿内。铁奁长逾八尺,宽逾四尺,高又三尺,四围外壁和盖上绘朱、青、黑三色彩文。彩文中有许多横七竖八的笔直刻痕,刻痕约莫一指宽,纵横交错,非字非图,毫无规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