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章晋国的再度兴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晋悼公谋求霸业的努力,在邢丘会盟时达到了顶峰,标志晋国在君臣上下的努力下达到了全盛时期。

邢丘在今河南温县东,鲁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夏五月,晋悼公召集鲁季孙宿、郑简公、齐大夫高厚、宋将向戌、卫宁殖、邾大夫等人,于邢丘会盟。而在此之前,悼公刚刚召集鲁侯、宋公、陈焕、卫侯、曹伯、莒子、邾子等人在会盟,商量援救陈国之事。

陈国的关系与郑国相类似。春秋早期,陈国依附于郑国,郑国甚至左右了陈国君主的废立。而自郑庄公去世后,郑国衰落,楚国渐渐强大,陈国便又开始依附于楚国。城濮之战后,晋国打败楚国,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原本亲楚的陈国也渐渐倒向晋国。但陈国亲晋背楚的行为遭到了楚国的报复,在楚国的军事打击下,陈只得重新依附于楚。但是陈国的行为又引起了晋国的不满和打击。如此一来,陈国也只能像郑国一样在两大强国之间摇摆不定,也因此不断遭到两国的侵袭。

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晋悼公邀集诸侯在鸡泽会盟,原本不在会盟之列的陈国因受不了楚国的极度压榨,主动派使者到鸡泽谒见晋侯,请求议和。楚国得知后,一方面自己发兵进攻陈国,另一方面也授意其盟国从侧翼进攻陈。为了救陈,晋悼公又多次召集诸侯会盟。

两年之后,楚国再次攻打对其不忠的陈国,悼公则邀集鲁、宋、卫等与吴国在戚地会盟,派诸侯各自出兵,合力戍守陈国。

也正是在晋楚两国为陈僵持不下之时,北方的山戎无终国(今山西太原东)派遣使节到晋国谒见,向晋侯献上虎豹之皮,希望能同晋国讲和。晋悼公认为戎狄之人不讲礼义、贪婪无度,本想拒绝其讲和请求而对其进行讨伐。但悼公手下的魏绛十分具有政治远见,他以夏朝后羿灭亡的事例作为教训,告诫悼公不要沉迷于田猎,并详细地列出了同戎狄讲和的五点好处。悼公深以为然,派遣魏绛为使,同戎狄各部议和。这样一来,晋国便解除了南下同楚国争雄时的后顾之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