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四章 傲娇苏大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却说福伯骑马赶到宁波县衙的时候,县令苏梓文正和幕僚在后衙花厅说话。

待到有人禀报,“武朝太白”、“江南苏老坡”的老家人前来求见,苏大人当即欢喜到不行,只以为那韩琛韩姑爷终于开了窍,晓得举办文会,特意遣人前来邀请。

要说在江南一地做官,尤其是做执政一方的独断官,那是真正的痛并快乐着。

江南富庶,文风鼎盛,在此地做官,首先每年的文教,也就是升学率,是有保障的。

官员都不需去劝学,才子文士犹如过江之鲫,自己一茬茬就冒出来了。

这些,都是政绩。

赋税也好说,富庶嘛,收税总是能收上来些的,待到考评的时候,又是一个加分项。

如此这般,只要为官一任,不搞东搞西,无为而治,就能混个好履历。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江南的官,它也不好做。

首先,读书人多,就爱扎堆串联,不好糊弄,鼎鼎有名的破靴阵,不知伤了多少老大人的面皮。

上任阁老张时同还在时,礼部尚书董文礼是华亭人,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人,只因这位老大人不爱站队,谁也不愿得罪,被书生们传为泥胎木塑,最后有心人扇动了一把,几百个秀才串联,直接冲进礼部尚书的老宅,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这还不算完,烧完董大人家的祖宅不到旬月,便有人写了一本《义民抄董贼实录》,编成话本,刊印天下。

而这位礼部尚书董文礼如何应对的呢?

捏着鼻子认了。

朝野震荡啊,皇上下旨清查,结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给出的答案是:诸生一时义气,姑与维新,免其查究,合行晓谕。

好嘛,这就相当于后世一群大学生把文化口、宣传口的管事大佬的房子烧了,还是祖宅,不但没事,还要编成书叫骂,反过来,大佬自己认倒霉,调查组的结论是学生年轻爱冲动,没啥大不了的,烧了就烧了,下次注意,谁还没年轻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