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34章 忙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弹幕大佬的指导,对不少大提琴学生还是相当有帮助的,他们在没有系统研究过的巴顿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做到大佬这样,第一次听就能做出正确的解读。

也如同弹幕大佬预料的那样,秦放歌的这套无伴奏组曲,确实是按照固定的格式来的。

比如,最后一个乐章,就是吉格舞曲。

但吉格舞曲也分很多种,最早是源自英伦,后面有法式,以及意大利式的吉格舞曲。

到了巴洛克晚期,通常都会将受意大利影响的,充满炫技色彩的吉格舞曲放在作品的最后,比如作为室内奏鸣曲中作为最后一个乐章。

而诸如步舞曲、加沃特或布列舞曲等舞曲则放在萨拉班德舞曲与吉格舞曲之间,以使音乐在吉格舞曲热闹、欢快的气氛下落幕。

秦放歌的这首无伴奏组曲,倒数第二乐章,也正是步舞曲。

这些常识,弹幕大佬都有做出科普,最后也是讲让大家多注意秦放歌的教学演奏,并了这只是他个饶一些粗浅的见解,也讲,“舞曲中的一切,其实都可以用舞蹈的角度找到符合逻辑的答案。我相信见到秦老师的原谱后,我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秦放歌的教学示范演奏,全程下来,差不多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准确的是十八分钟。就算之前自觉可能听不懂的观众,这些大都是跟风而来的水友,想看看所谓“世界第一男高音”,“才音乐家”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

还好,起码秦放歌的演奏是没有中断,他也没有当“表情帝”,演奏的台风相当端正,很多演奏家一旦演奏,脸上就出现便秘表情,这样的情况在他这里根本见不到。

秦放歌自己也没有把这样的演奏当成炫耀之类的,神情一直都是特别宁静和自然的,哪怕他演奏的音乐,或炫动,或忧伤,有低沉的浪漫,也有委婉的诗意。他真是用音乐话,而不是表情,似乎他的胸有成竹,也能带给观众特别舒心的感觉,那种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在他的音乐中,都显得格外的和谐自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