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杨七郎辞别了媳妇杜金娥,一个人勇闯北国的玉田麻岳山。这个地方儿离咱们今天的北京也不是很远,就在北京城的东北,出了密云也就不远了。七郎一路打听着走,反正是这阵儿他也能说北国话了,大概齐的话都能对付几句吧。路上走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算是找到了玉田麻岳山。

这个地方为什么叫玉田呢?早年间留下了这么一个掌故,叫作“麻山种玉”。说这古时候有一位阳伯雍先生,正赶上天下战乱频频,父母都死于兵祸,将父母双亲安葬在无终山上,为了躲避战乱也就定居在此。开荒种田吧,勤勤恳恳,阳伯雍好好地种地,眼看着这苗儿都出来了,可是这地方儿水源不足,偏偏还赶上了一场大旱。没法子,阳伯雍就得每天走远路到深山里的山泉眼儿里去挑水回来给麦苗浇水。可是说来也怪了,自打这自己天天都挑水上麻山的时候,这麻山脚下就每天都能遇见一拨儿逃难的乡民在这儿歇脚儿。每回阳伯雍挑着水回到山脚的时候,这儿就有人出来跟自己说:“小伙子,行行好啵,你看看我们这些人都是外乡人,逃难至此,饥渴难当。我们看你这儿有水,能不能给我们喝上几口?我们实在是渴得受不了了,你看看,有老人也有小孩儿,您就行行好吧!”阳伯雍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也就答应了,把自己的水桶递给这些人,“没事儿,你们就先痛痛快快儿地喝吧,喝完了我再下山沟去挑去。”这些人还真不客气,咕咚咕咚……也是真渴啦,全都给喝干了,千恩万谢,这些人再接着逃难而去。这样儿阳伯雍再费力去挑水去,这禾苗每天能浇的水就不足了。那么转过天来再去挑水,赶到到在山脚下,又看到了一帮人逃难到此,还是烈日炎炎,到处都没水喝,几个人来央求阳伯雍,阳伯雍不好意思拒绝,也是真不忍心瞧着这帮子人受苦,把水都给这些难民喝了。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如此。可是天天都有难民在路上要水喝,自己这地里的禾苗儿可就慢慢都快枯死了。哎呀,阳伯雍这天起了个大早,赶紧去打水,两肩的水桶都盛得满满的,心说这回在路口可别再碰上难民了。哎,走到山脚下大路口这儿一看,果然没看到难民,正高兴着呢,走到山脚底下要顺小道儿上山顶去,嘿哟,看见路旁有两位老人已经是累倒在地,趴在那儿哪,一动不动的。阳伯雍走过来看了看,这俩老人的嘴唇干裂,这纯粹是给干的,估摸是中暑了。阳伯雍真是左右为难,可是转念一想,大不了这些禾苗就都死了,可是这是两条人命,我绝不能够见死不救啊!赶紧扶起来这两位老人家,叫醒了老人,把自己挑上来的水给二位老人灌下去。还别说,这俩老人还真能喝,一顿把这两桶水都给喝完了。阳伯雍虽然很心疼,可是这人缓过来了,自己心里还很高兴,就要告辞,叫这俩老人给拦住了,其中一位从自己的怀里掏出来一把小石子儿,递给阳伯雍,“小伙子,我知道你这些天一直在这里挑水救人,你看你,宁肯自己的庄稼干死了,你还是能把这点水给我们喝了,说明你这个人的人品是真不错啊!我们俩也是你拿这水给救的,我们也实在是没什么可报答你的,只有这些小石子儿啦,你收好吧,你要是信得过老人家我,你就把这些小石子儿给种到山上去,要找那种山顶多石头的平地儿,那种地没人跟你抢啊,等到秋收之时,小伙子,你必有收获。”阳伯雍这人心直,知道这是老头儿说胡话呢,可是我相信不相信人家,不能够这么武断,我得先照着人家说的方法试试。正好逃到这儿的难民越来越多,大家伙儿都争抢可以耕种的土地,阳伯雍谦让来谦让去,最后就剩下麻山顶上这么一块儿石头地了。阳伯雍一看,得,这也是该着,就把老头儿给的小石子儿都给种下去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