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九章 嫁衣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昭文书屋的后院里,不少人都在案旁皱眉沉思,甚少有人开始动笔。

熙川先生所出的这个题目,并不出奇,蝴蝶泉,对他们来说,正如汴梁八景对宋朝的读书人一样,不但都去过,先前多半也都以此为题有过诗作。

正因为大家都曾写过,所以大家才会如此慎重,因为,已有一些诗作珠玉在前,有些博学的人便记得,如熙川先生,当初便曾写过一首。

故今日若想拔得头筹,所作至少要及得上熙川先生昔年那首咏蝴蝶泉的诗作的水准。

围绕这样常见的题材作诗不难,但要超越昔年名作的水准,那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真说起来,比在三年一度的大比中成为状元还要难一些。

毕竟每次大比的题目都不一样,而围绕着蝴蝶泉,这百多年来,有多少人有过诗作?

和宋朝一样,在大理国,诗词并没有进入举试,故诗词好坏,并不能决定大家举试的成绩,但却是最好的成名途径,做出一篇佳作来,举国传唱,乃至于上达天听,也不是难事。

这样有熙川先生这样知名的前辈在,且京中稍有些名头的同辈齐聚的场合,便正是这样难得的一鸣惊人的好机会。

故很多人都已经把这次作诗,等同于参加举试一般,都慎重的很——也是为难得很。

更让他们轻松不起来的是,熙川先生在台上,一边讲一些宋国的风物,竟然也在一边磨墨,看来像是也有再写一首的意思。

是了,他既然提议以此为题,多半是早有腹稿——不少以他为榜样的学子因此对他生出了些不满的情绪来,或许这次机会,是你为自己准备的机会,而我们,全是你的垫脚石?

作为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前辈,怎能如此不厚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