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五章拳头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自从进入19世纪以来,不管扶桑自己意没意识到,其实它的命运和中华是紧紧相关的,尤其是亚罗号战争(1856年-1860年)对其影响尤盛:

最开始的1858年第一次大沽口之战,英佛联军获胜,迫使大老井伊扫部头一系毅然与洋人签署了通商约定;

而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华获胜,使扶桑高层对是否坚持开国通商发生了动摇,进而在樱田门之变后促使井伊一系被一扫而空;

到1860年10月此战落幕,英佛最终占了上风,又让此时的幕府执政久世、安藤重新回到了原本的立场——洋人惹不得,攘夷还需从长计议。

但这样左右摇摆是要付出代价的,上层犹豫的时候,扶桑攘夷之风已经成了气候,连西洋人都感到了压力。

根据安政五年签署的通商约定,扶桑除了三港(长崎、神奈川、箱馆)于安政六年六月二日(1859年7月1日)对外通商外,还有两港两都要随即开放:

新泻港开市时间为西洋历1860年1月1日;

而江户为1862年1月1日;

兵库和大坂则为1863年1月1日。

除了新泻由于沙洲过多,因此西洋人主动放弃外,到文久元年(1861年),这江户、兵库和大坂的开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但鉴于扶桑攘夷的气氛高涨,英吉利公使阿礼国,居然赞同幕府延缓开市的请求,但要求其出使欧罗巴向各国当面交涉。

“到口的肉都不吃”,这实在是难得一见的景象,由此可见此时攘夷的声势之大。

其实,扶桑攘夷的高涨,同样深刻受到了中华的影响:

亚罗号战争,从1856年开始到1860年结束,英佛和中华时打时合,这贸易依然大受其苦——当然,长发之变造成的时局动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