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九章时移世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开办洋学所和扩建炼铁所,要搁在以前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但到了万延元年(1860年),这算个啥呀:

是,原本兰学在扶桑处处受排挤、压制,可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自嘉永六年(1853年)黑船第一次来访后,幕府就开始动摇,等嘉永七年(1854年)《扶桑米人通商约定》签署,以当年老中首席阿部侍从为首的重臣,就锐意革新,提出的37条意见里就有“熟习兰学”、“推广西洋技艺”两条。

之后,幕府更是带头建立了洋学所,开始公开向幕臣子弟教授兰学。

到如今,各地藩校无不设立兰学课程,民间的寺子屋也纷纷教授启蒙兰学。

这说起来挺讽刺的,如今攘夷之风高涨,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也颇为流行,搞的大家一边攘夷一边钻研兰学,场面颇为怪异。

本来是没这么顺利的,是直秀等人搞出来的兰学启蒙教材立了大功——课本深入浅出不说,还生动无比,谁还没有点好奇心啊,这花花绿绿的早要瞅一眼吧。可看一眼哪够啊,就这样,看着看着就陷进去了。

当然了,道德先生们还是对嗤之以鼻,但人对外界和自然的好奇是无法彻底压制的,所以兰学也就是洋学已经在扶桑有了蔓延的趋势。

因此,直秀申请在箱馆建立洋学所,这真不算啥大事——这江户开得那箱馆开不得?

再说了,直秀作为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异类”——出身低但役职升的快,老中们对他也很好奇,因此早就把他查了底掉,觉得这开办洋学所由直秀提出来一点也不奇怪。

原本的大老井伊扫部头挂了,那幕政自然也恢复到以老中为首的局面。可直秀是嘉永二年(1849年)从海外回扶桑的,当时幕府无声无息就把这事料理了,如今这批老中原本不得与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