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章 励精图治(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韭山炼铁所的利益太大,结果在这次幕政革新中被盯上了。借口就是接下来的“试行法令”是第四条,“整顿军备”。

这条更狠,洋学所更迭还只是断了坦庵先生以后的人才来源,“整顿军备”就是直接夺权抢人——幕府打着整顿军备的名义,将江川现在管辖的韭山炼铁所一分为三。

韭山炼铁所有一座小高炉、两座反射炉,虽然因为原料的问题无法全力生产,但一年的产铁量也在27万贯(一万吨)以上。

因为在此之前,产铁都是私人作坊式的生产,因此幕府重未统计过生铁的产量,但扶桑缺铁是无疑的,刀贵重到要当传家宝看待,农民大量使用贴铁片的农具甚至全木制工具。

因此韭山炼铁大成功后,幕府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但同时幕府也为韭山炼铁所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代价。

扶桑缺铁,不仅仅是工艺落后,铁矿匮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韭山炼铁所得铁砂仰仗于山阳道八国和陆奥国的供给,虽说卖铁砂给幕府有钱赚,但挖矿占用了各藩大量的人力,危险也时有发生,各藩赚了钱也不会将大头分给矿徒,所以一揆频发。幕府家大业大,用钱的地方很多,因此只好以生铁补偿,但这下可坏了,这些藩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挖出来的矿石,只换回来少量的生铁,明显被幕府赚了大头,因此心里不平衡,都憋着劲准备自建炼铁所。

铁和盐一样,都关系到民生,幕府不好在明面上阻挡,只好使用各种盘外招安抚,什么役职啦,表彰啦,放松压制啦,总之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而且,为了韭山炼铁所,幕府筹集了大量的千石船做运输,一艘千石船运130吨的铁矿,而一斤铁矿又不能出一斤生铁——杂质不算了,再加上大量原料如石炭的运输、前期的投入和大量人力的筹集,幕府这次确实是下了血本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