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堂货币金融学课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黄百亩的这个案子,不好办!”

在阮家原来的大殿内,南中军的几个高层人物,以守汉为首,围坐在一具火炉边,一边翻弄着刚刚从山区运来的红薯、玉米等作物,使这些作物能够受热均匀,一面讨论着黄百亩的状纸。

黄百亩的状子其实也很简单。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这是国人的通病,大凡在外面工作读书打拼的人,回到家乡总是要做出一番成功人士的状态,否则会被认为是“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最好样本。

何况,黄百亩等人是最早一批享受了守汉的各项优惠政策的人,几年的辛苦打拼经营下来,已经有了数百亩的水田,近千亩的山林,仓里放着几千石的稻谷,还有数百坛的菜油、荤油,梁上悬挂着几百斤腊肉干鱼,栏里拴的有牛,喂的有猪,身上穿的是细棉布,腰里也常有十几两银子在。

这样的光景,黄百亩便动了回乡修宗祠、续家谱的念头。

不料想,刚刚回到广东三水老家,麻烦就接踵而至。

从地保到三水县,各级算得上的,算不上的,入流不入流的官吏都纷至沓来,口号如出一辙,对于逃民要严惩不贷。

面对着衙役官吏们手里的铁链铁尺,黄百亩只得是祭起最不情愿,但却是最对症的一个法宝,塞钱。

地保来讨人情,塞了五两银子,一匹棉布。

县里的班头领着一群衙役来贺喜,每人二两白银,一身衣料,几位班头每人十两白银。

衙门里的几位老夫子师爷,各自送了二十两的润笔,恳请老夫子笔下超生。

典史、县丞二位大人,每人托老夫子代为敬上一百两的冰敬。

知县大老爷,则是送上了二百两银子的润笔,回报的便是大老爷大笔一挥,为黄氏宗祠题写了匾额。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