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仁宗篇3 欧阳大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官船驻泊于襄阳码头,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物阜民丰的名城,襄阳自建置开始,便是毫无疑问的京西第一城。

荆襄平原,鱼米富足,在漫长的承平时光中,以当下时代最先进发达的生产力,奏出了一曲农耕文明的辉煌颂歌。虽然在最近几十年,由于两湖平原的进一步开发与崛起,襄阳在中南地区的地位受到不小冲击。

但由于其中南水陆交通枢纽地位,又起到湖广地区以及一部分川蜀地区向京畿输送财税的重要转运作用,又进一步促进了襄阳的繁荣。

到正统六年,大汉帝国已然立国百年,襄阳城的规模,比起百年前只扩大了一倍,但襄阳直接辐射的范围,却扩充了五倍不止,光看依襄阳城垣以及汉水展开的那鳞次栉比的屋舍楼栋,以及宽窄不一但平坦通达的街道就知晓了。

既行至此,暂泊补给,范仲淹本想下船,感受一番这襄阳大邑的繁盛富庶、人间烟火,将忧虑心情释放一番。但是,这个想法,也很快落了空。

当仆人将一摞拜帖,呈至范仲淹面前时,他“畏缩”了。名帖一次就递呈上百份,份份来历不凡,都是京西道的高官大吏,从道司大员,到知州刺史(由于升迁途径的区别,到正统时期,大汉依旧存在刺史之职,只是相比起朝官“知州”数量要少很多罢了),没一个简单的。

他们正恭候于岸头,备好酒宴,接风洗尘,一尽地主之谊的同时,也请范公对京西道州之政事庶务做出一番指导......

范仲淹北上的路线,根本瞒不过有心人的视线,而在当下的大汉朝廷,从中枢到地方,关注范仲淹的目光,又何止数以百计。

而能让这干权贵官僚,如此殷勤恭敬,原因自然在他此次北返京畿,自帝国中枢吹出的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早就吹遍南北大地了,虽然还未彻底定论,但跳票的可能也并不大,毕竟,朝廷用几十上百年方形成的政治原则与规矩,也没那么容易打破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