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绝对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只是这件事情对于朱元璋来说却是沉重的打击。
甚至马皇后的去世还要激烈。
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辛苦培养,一心扶持,从建国的当天就将这个大儿子封为太子的朱标竟然会在壮年时期突然去见了阎王。
他更不会想到的是,因为朱标的去世,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造成轩然大波。
甚至对后世,都产生巨大影响。
从我个人对历史认知的角度来讲,朱标的去世绝不单单影响到了明朝,对清朝甚至更远的历史都有深刻影响。
这里面最典型的代表当属,清康熙时期。
我个人认为康熙之所以一直没有立储君的原因,也是看到了朱元璋的教训。
他也怕过早的确立储君,会发生类似于朱标这种中间突然挂掉的事件发生。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过早确立太子确实不好,但是太晚立太子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因为为了争夺嫡位,皇子们可以反目成仇,甚至当着老爷子的面互相残杀。
最后再杀到老爷子头上。
这是康熙没有想到的!
如果想要让某一件事达到最为完美的结果,只有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手段,依靠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在太子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除了痛苦和无助以外,很多棘手的问题摆在了他面前。
首先第一点,太子嫡位的空缺。
朱标死了,但是太子的位置不能一直空着。
必须找一个人来顶替。
这个人是谁呢?
朱元璋拿不定主意。
他肯定有产生过从自己26个儿子中选一个做为自己接班人的想法,但是按照当时诸王已经分封各成势力的角度来讲,这个事情很难实现。
因为这些儿子中除了几个真正的混蛋玩意儿以外,没有几个是软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