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袁世凯的长处是敢说、敢想、敢干、敢闯,这恰恰是张之洞的不足之处。因为后者一事当前,总是顾虑很多。袁世凯的短处是想事不够全面,顾此失彼,而能把某件事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能想到,干什么事都反复思量,这又正是张之洞的优势。

或许,这就是优势互补。

重组后的军机处,没了翟鸿穖等处处和袁世凯唱反调的人。由袁世凯和张之洞主持的第二轮立宪改革,进展得很顺利,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比如,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

派汪大燮、达寿、于式枚,赴英、日、德国考察宪法。

任命溥伦、孙家鼎出任资政院总裁,筹划资政院建章建制。

责成各省督抚迅速筹建咨议局和各府州县议会,颁布宪法大纲和一系列变革法律。……

这一系列的举措,意义重大。

一九零七年十月十九日,清廷下诏决定在各省设立咨议局,并在中.央筹建资政院。

一九零八年二十二日,清廷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员选举章程》。

随后,全国性选举议员的选举宣传工作在各地全面展开。

士绅、地方团体派出人马到各地讲演。告诉民众,议会是为民众说话办事的。选一个能表达自己的心愿,能够为大家说话办事,敢说话,有能力说话的议员,关乎到每个人切身利益。

清廷的立宪,虽然没取得最终的成果,但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并非是无足轻重。因为,国家的变革是渐变的,是通过不断量的积累而蜕变为质变。

很多人看历史,只注重那些划时代的事件。但是,他们忘了,没有量的积累,是不可能有质的改变的。

正如没有已经压在骆驼身上的那些草,最后一根稻草是不可能把骆驼压倒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