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 岟(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晶艺画室在西安街商圈中一座高楼里,跟广大省城学子耳熟能详的升智培训总部是同一栋。从省实验坐27路,不堵车,十分钟就到。画室里有个小房间,门外贴着块正方形的米色牌子,上面是毛笔写完再印上去的两个字“山央”。

“山央”的意味,初看上去,是山群中间,又是山峦已尽。但其实,这字词被用来代表“岟”,山脚的意思。而这个生僻的八画单字,又源自三十出头的杨岟老师。老师津津有味地讲过,他的名字来自父母黄山脚下的初见。

余正夏报美术班时,在海报上一见到杨老师的名字,心里出现一阵突如其来的悸动。他见到杨姓人名,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因为他户口本上曾用名的开头就是“杨”。这和他出生地、籍贯两栏填的“江苏省无锡市”一道,成了他对四岁之前那段时光所知的全部。不过,那已经是昨夜之前的事情了。

等悸动过去,余正夏才去看老师名字里的另一个字。好奇于这个别致的单名,他又看了下名字下方所列的名师经历:本科在清华美院念设计;旅居意大利米兰两年;八年前回到家乡的这家画室,从事教学工作至今。八年间,有不少被清美、央美、国美等录取的学生,都出自他手。经过了入学考试一类的测试,他成功跟这位老师学起了一对一的画画,到如今已经三年有余。

三年多过去,杨老师的形象早已深深铭记在他心。老师头上是轻度的秃顶,发际线已然后缩了一些。标准的国字脸上,宽宽的眉毛也随着发际线的后缩,变得颜色很淡,淡得像是被橡皮来回蹭了好几次的铅笔线条。大得极为突出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余正夏认定,这是有段时间高晓松经常在戴的那副。鼻子下的两撇小胡子,和眉毛一样宽却淡。现在是乍暖还寒时,老师外面穿着薄了些的灰黑色抓绒运动外套,里面却衬着薄薄的格子衬衫,如此的抗冻能力令人佩服。至于裤子,他一如既往地穿着那条普普通通的深红厚长裤,正好配脚上普普通通的黑色男士皮鞋。光看全身的衣服,他像是位在大学埋头讲课、搞研究的工科学者,没人能想到,他竟然是个艺术工作者,还考上了清美,还带出来了一大群名校学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