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卷 谁的大业 第二十八章 准备亲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县学,郡学,加上朝庭直属的七所大学,构成了如今的三级官学体系,如今入读官学的学子总计已达到十五万人,比起开皇年间最高生员也翻了一倍,教师达到了二万余人,更是以前的四五倍之多,官学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私学的发展,为了考进官学,各类私塾也是红红火火的办了起来,规模已是官学的数倍,官学和私学加起来,预计生员达到了百万之多。

这个数目看上去庞大,不过,还不到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要想普及教育在此时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这百万生员,其中八成以上出身寒门,比起以前来知识都垄断在世家手中要好的多,基本上达到杨勇的预期。

杨勇应当感谢这个好时机,由于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儒家正处于低潮,而杨坚在仁寿年间将官学几乎解散,现在的官学全靠新皇一手支撑起来,几乎是白纸一张,可以任由皇帝怎么涂抹,否则就凭他将官学的内容变更了大部分,就要引起一场大风波,宋明两朝,面对读书人维护至圣先师的骨气,就是皇帝也要退避三舍。

凭心而论,儒学在维护统一方面做的很好,否则南方也不可能在分裂数百年之后会被隋军一鼓而下,儒学在培养个人修养,官员品德,规范社会秩序方面也大有用处,当然,儒学还维护了君权,杨勇自然不会傻的砍掉自己根基,所以官学里面,各种儒家经典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对于眼下官学里的寒门生员来说,学成之后想进入官员体系是难上加难之事。他们的梦想只是做教师,吏员,或者投笔从戎,成为幕僚军师之类地人才,为自己的子孙博得一个前程,甚至还有人愿意到商户人家做个掌柜,只有最幸运的人才会得到一些世家的赏识而被举荐到朝庭为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