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6章 清君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弘治十二年,靖王辅政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

张鹤龄虽然不支持君主立宪,但是在暗中做出很大的调整,每年、甚至每个月都会有新政策出台,这些细微的改革举措,让大明一步一步从封建王朝向工业化强国进行转变。

杨一清、王守仁入阁,内阁增加至七人,朝廷的权力中心慢慢向内阁倾斜。

新吏法自实行以来,效果显着,大明现在到处都是机遇,只要肯努力,必定有回报。

举国上下一片大好的新形势下,朝廷机构一扩再扩,不断有新的血液补充进来,有能力的官员更容易获得升迁机会,与此同时,有些人注定要被历史所淘汰。

既然有人欢喜,就必定有人愁。

科举取士,考的是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固定段落组成。不仅体制僵死,而且要“代圣贤立言”,即揣摩圣人孔、孟和贤人程、朱的语气说话,因而八股文多半含混生涩、似通非通。

典型的八股文风是啰啰嗦嗦,空疏无聊,只许考生做“浑厚老成”的死板文章,不得用诗赋式的华丽词藻,不得引用经典以外的其它任何书籍,这样的学问,单独拿出来看,和治国理政完全不搭边。

不过,这样考试有个好处,就是极大地提高了考试难度,在这么苛刻的条件下,还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必定是天赋异禀之人。

就好比能上清华北大的人,到了这个高度,拼的已经不是努力和汗水,而是天赋。

可是,世上万事无绝对,这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的人群当中,也并非全都是人中龙凤,还是有一些例外的。

这些人有的是彻彻底底的书呆子,有的是通过徇私舞弊通过的考试,总之,大明的人才队伍中还是有一些混子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