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51章 生意不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胜男感叹的:“谁能想到,国家的供销社,被商贩给挤兑的没人买东西,这次社改乡,新设的乡镇也不准备新建供销社了。”

红英惊讶的问:“没有供销社,平时买东西咋办?”

胜男回答到:“现在好多村里都有代销点,多进些东西就行了。”

改革开放后,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了代销点。韩屯村的代销点,已经在附近打开了局面。向阳大队还是就韩屯一个村级代销点,就连石庙二千饶大村,至今没有代销点。

悠悠家的代销点质优价廉,货物的品种除了没有布匹,其他货物种类比供销社里都多。不止是张集公社的人在这里买东西,就连平城县的水洼公社的人,都到韩屯来卖东西。

胜男回村后,一头扎进代销点里,成了代销点里的营业员,谁能想到她是副省级干部的家属,本人也是副处级的领导干部。

有了她的加入,悠悠家的代销点货物更加的齐全了。反正现在代销点的库房大,门市的后面有个七十多平方的库房,悠悠自己家还有一处闲置的院子。

胜男舅妈这几年在地区供销社从事批发业务,同时分管着震宇和振华两个公司在临水的分公司,对商业经营颇有心得,经营一个村级的代销点,很快就大有起色。

销售量最大的是过年的新衣,现在的人们还是老习俗,过年添置新衣,当家作主的成年人不卖,也得给老人和孩子置办一身新衣服。

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是服装业的鼎盛时期,生活刚有起色的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处于赶时髦追潮流的阶段,而且是卖方市场,人们对成品衣服特别的推崇,一种款式能热销二三年。

后世的服装业人士,提到这个年代就感到不可思议。其实很好理解,被劳动服和列宁装统治了近三十年的服装业,新款服饰热销二三年,就是短周期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