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章 苍梧九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徐苟三讲到这里开口问道:“天师大人以为如何?”

张天师略作思考便回答道:“《竹书纪年》这本书,我也有所耳闻。作为古籍,研究是挺有必要的,但不能以此论定,其记载就绝对准确无误。”

徐苟三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关于尧舜之间禅让之事,这里姑且不谈。就讲讲对舜传禹这事的一些看法吧。”

张天师道:“洗耳恭听。”

徐苟三开始提出他的质疑。

还是从那场大洪水讲起。

鲧犯了什么错误呢?也就是因为治水不力。

这本来是个可轻可重的错误。往轻里说,是能力不够。从重来判,也最多算是一个渎职罪。

尧判决鲧流放,本身就是“从重从快”了。

再看看舜是怎么继位的?

舜继位的主要功绩就是“流四罪”和“平四凶”。

也就是说,便将原本已经被流放的鲧杀于羽山还不够,还将他列为四罪之一,背负千古骂名。

与他同时并列四罪的,还有共工、三苗和驩兜。

而这四个人,恰恰是除了舜之外,当时尧最得力的几名臣子。

几人成为四罪,也就是说尧身边都是小人。

那是不是说,尧自身没有识人之能,而是个不辨忠奸的昏君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很明显,就吻合了《竹书纪年》里所记载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了。

反过来说,如果尧是明君的话,那么是不是说,“四罪”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冤枉的。

而整治他们的舜,这件事就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了。

何况,治水这件事本身就疑点众多。

鲧因治水不力被杀,而他的儿子继承并成功,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鲧是最好的水利专家,对治水方面经验丰富。

即便他的治水方案有问题,那么在长达九年的的时间内,不换人而让他一直按照错误的方案执行,最高领导尧有没有责任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