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四章 儒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五经六艺之说本就出自《礼记》,原话就是“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国子原来的意思是公卿子弟,至于后来泛指国中优秀的人。

“儒学用五经和六艺限制了自己影响的范围,种兄也应该知道社会中的很多事,可不仅仅靠五经和六艺能说明并解决的。”

“就以这人的善恶来说,儒学提出这样两种相佐的观点,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实际措施。”

“反而是其他学说,着手解决了善恶的问题。”

“哦,弘愿闻其详。”种弘躬身一礼。

“黄老之学讲究不以民争,以无为变有为,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兼以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蓄养民力,不断创新。”

刘煜好在当年历史知识还学得不错。

“至于人性本恶之说,便是法家之学引以大作为,前有齐相管仲,后有秦国商君,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以律法来断恶之来源。”

刘煜看到种弘正在细细思考,接着道,“我在过龙门山时,恰好遇到百家门人,众说纷纭,当时我说了一句话,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以法为基条,诸子百家各展所长,才能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种兄也应该知道今天的儒学与孔孟当时的儒学已经有所不同,正是人性善恶的观点随着时间的变动产生了变化。”

“任何学术随着时间的变化,必然也会相应顺应朝流,与时代共进,这才是儒术未来的发展。”

“可以确定的一点,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的儒术肯定跟现在的又不一样,哪里来的不一样呢?”

“当然是吸引其他学说的有利之后,来补充自己的短板,这样才能成为治民之术,治国之道。”

刘煜看着种弘的表情,从沉思,到眉头紧锁,知道对方的内心正纠结当中,他想到了后世的一句名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