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章 学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初《京报》第一期正式发行。

有了《政报》和《晨曦》打头阵,《京报》第一期就被很多人订阅。

《京报》的内容有一些文学上的消息,比如说,什么书适合什么样的人去读,还有一些大儒对文学着作的解读,当然了,还有就是小说,这个板块最后被定位小说,话本听起来太低级,放在报纸赏不合适。

第一篇发表在《京报》上的小说舒穆禄崎桓请了他的恩师来润笔,一开始他的恩师是不愿意蹚浑水的,但是舒穆禄崎桓透露出这是皇上的意思。

舒穆禄崎桓这般通透的性子和他恩师也有几分关系,他从崎桓这里知道皇上的打算,推想了皇上最终的目的,觉得也不是不能下笔,再加上崎桓是他的得意弟子,也乐意帮一把。

于是就试着写了两篇不算太长的小说,给了崎桓,让他去运作。

崎桓本身能被胤禛看重就有些才气,他的恩师那就更不用说了,文笔自然没的说,再加上话本这种东西,只要逻辑在线,故事不落俗套,在娱乐缺乏的古代就不缺读者。

《京报》第一期发表之后就受到了不少好评,不仅男人喜欢看,女人也喜欢看。

崎桓的恩师写的小说是关于一个寒门子弟科举的故事,里面儿女情长笔墨不多,多的是清格勒科举的过程,还有一些心得体会,因为内容描绘的十分具有代入感,很多科举过得读书人都深有其感。

读的人也没把小说和话本联系到一起,而且,这次润笔,让从前名声不显的崎桓的恩师名噪一时。

读书人最关心的就是科举,崎桓的恩师把第一篇小说定位科举方面的,也算十分讨巧。

都说寒窗苦读,要不是因为读书可以科举改换门庭,想来没多少人真的愿意日夜苦读,读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天下读书人何其多,每三年只取其中一二百人成为进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