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六个月的血战,东征洛阳的十万唐军精锐之师,在秦王李世民的带领下,直至武德三年(620年)年底,逐渐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早在唐军进入河南,兵临洛阳之初,李世民便已经定下了攻打洛阳的总体战略,八个字可以囊括:重兵包围,步步蚕食。这八个字,是李世民在洛阳之战的初始阶段所确立的大致基调。
首先,李世民集结重兵,布置了四路大军,对洛阳展开四面合围,营造出泰山压顶的气势;其次,李世民分派各部,四处攻略,扫除洛阳外围的军事据点,一点点压缩王世充的战线,逼迫其退守洛阳孤城。
确切地说,这个战术,在攻打洛阳的初步阶段,的确起到了理想的效果。随着洛阳外围的军事据点,被逐一扫除干净,河南州县,尽皆望风而降。而且,北邙、千金堡两战大胜,使得唐军获取了惊人的战绩,歼灭了王世充上万精兵,沉重挫伤了王世充的军事实力,为洛阳攻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局面。
因此,到了武德三年(620年)的年底,王世充的势力范围,仅仅只能控制在洛阳的一亩三分地,他在河南的大部分地盘,几乎丢光了。与此同时,经过六个月的战略推进,近十万唐军主力,彻底完成了对洛阳的军事包围。接下来,只待秦王李世民一声令下,唐军将士就能正式发起洛阳攻坚之战。
面对这样的局面,王世充慌了。现在的战局,对王世充极端不利。洛阳一座孤城,如果唐军大举攻城,王世充是撑不了多久的。如此境况,王世充决定壮士断腕,河南丢失的州县、城池,统统不要了,收缩兵力,固守洛阳;只要保住洛阳,自己的根基就还在,日后卷土重来,也未可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