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从17世纪以来,德意志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到19世纪上半叶,普鲁士成为各邦中力量最强的王国,俾斯麦任普鲁士首相后,提出要通过战争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俾斯麦发动战争十分有利。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力量遭到削弱,尚未恢复元气。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没有支持俄国,反而与英法缔结联盟,致使俄、奥关系不和。法国的力量比较强大,而英国害怕法国独霸欧洲,于是支持普鲁士,牵制法国。
法国希望普奥交战,准备坐收渔利,俾斯麦认清形势后,决定采用连环计,施展外交手段,扫清统一德意志的外部障碍。
奥地利是德意志各邦中力量很强的一个邦,明里暗里与普鲁士争夺统一的领导权。俾斯麦用欲擒故纵计谋,把矛头第一个对准了奥地利。
1863年,丹麦军队开进德意志邦联成员国荷尔斯泰因公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俾斯麦以此为借口,拉拢奥地利共同出兵。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占领了石勒苏益格公国,俾斯麦把荷尔斯泰因公国大大方方地送给了奥地利。
俾斯麦此举有三点用意:第一,联合奥地利出兵是为了孤立奥地利,一旦普鲁士转向对奥地利作战,丹麦肯定不会援助奥地利的。第二,在丹普战争中,俾斯麦摸清了奥地利军队的底细,从而为战胜奥地利打下基础。第三,荷尔斯泰因从来就不属于奥地利,也不和奥地利接壤,名义上划给奥地利,其实奥地利很难有效地对该地加以统治。
在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之前,俾斯麦力争法国在这次战争中保持中立。为此他采取抛砖引玉的外交手腕,反复向法国暗示: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将划给法国一定的领土。稳住法国后,俾斯麦与奥地利的仇家——意大利结成同盟,于1866年6月悍然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