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94 郭台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竞拍花了超过40亿,而一个现代化码头后续的花费,可能还要比这个数字要大,哪怕对和黄来说,也会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不过,当市场看好香港经济的时候,除了地产行业,港口也一样被追捧,香港乃至海外的银行,也都愿意承接这个项目里所能带来的巨大贷款。

周家杨也是按照陈志文的指令,只接受港元贷款,不过也不能完全依赖汇丰,于是,与不少海外银行开始了进行协商,让他们提供港元贷款。

其实,这对海外银行也是一件好事,香港本土并不拒绝海外银行吸储,只是,一般情况下,很难,因为信息闭塞的原因,除了那些全球知名的超级银行,其他哪怕在自己国家有影响力的银行,也很那在香港吸储,除非增加利息,可这样做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高价吸储而来的资金如果在本土没有去处,还需要与其他银行竞争的话,必然会造成亏损。

要知道,贷款与吸储之间的利息差了不少,这里面很大的成本,是需要去寻找数量众多的客户,数量多了后人工成本、风险控制成本、时间成本都会大幅度增加,而一个高额度的贷款,哪怕利息低一点,也是更划算的,更何况,对方是和黄,背后是陈志文,项目是香港最大的码头,基本上就是0风险。

因此,如果与本土巨头和黄达成大数额的贷款协议,那便可以放开了吸储,同理,对于香港本土中小银行来说,也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吸储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贷出去麻烦,现在有了和黄的大数额贷款协议,一样就可以大规模扩张了。

这也符合陈志文之前定下的,要重点扶持香港中型银行的计划,毕竟,海信银行不能给自己贷款,未来的渣打,也一样会不行,即使置地和黄九龙仓嘉宏四大地产集团未来重心是向外发展,可在香港有着数百亿港元资产,未来可能会更多,是不能与汇丰绑定太深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