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家都相信,环境会影响人,环境也会造就人,因而很多人都断言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再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名言警句,不少人也是耳熟能详。甚至有人更直截了当地说,人是环境的产物。
其实,环境不仅会改造人,恶劣的环境更会激起人改造命运的强烈欲望。比如有的人生在小街陋巷,生活在粗粝艰辛的境遇之中,小小年纪就体验到冷漠和残酷,但是却不甘贫困,勇敢地从恶劣的环境中挣脱出来,最后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尽管我并不出类拔萃,但我也是自小就有着从恶劣的环境中挣脱出来的强烈愿望。这样看来,制约我们的实质上并不一定是环境,而很可能是我们自己的态度。就像我吧,虽然处于那样不如意的环境中,但还是通过自身努力摆脱了困境。
要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欲望
尽管每个人对于“赤贫”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根据个人的感觉,我小时候的家境,大约就是接近赤贫的状态。所以给我内心留下的烙印也很深,我想极力摆脱和改变环境的决心可能正源于此吧。
1974年,我出生在河南郑州巩义市的一个小山村,一个非常贫穷的小山村。我父母一共生了五个孩子,四女一男,先有了四个女孩,第五个才是男孩。为什么生五个?因为我们的家乡重男轻女的观念特别严重。
父亲总想要一个男孩,可是一直不能如愿。正当一家人愁眉不展的时候,第五个就来了我的小弟弟。当小弟弟呱呱坠地后,我父亲激动地说:“老天爷呀,你终于来了!”从此之后,我们全家人都成了不起眼的小星星,小弟弟则成了众星捧的月亮。有一个说法是:穷家养娇子。小弟弟从小就被全家人宠着惯着,尤其是父母,家里不管有什么活儿都不让他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