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韦太后自大归自大,却也当真多疑,尚药局的重要性不下尚食局,隋逢帱又居尚药局之首,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韦太后甚至仁宗帝的身体状况隋逢帱一清二楚,倘若连此人都是贺烨暗线,韦太后哪里还有命在?只怕早已经被毒死了八百回。太后纵然百密一疏,也不会疏忽在如此关键的人事。
其实韦太后自从仁宗帝病情泄露,投书案件紧接着贺淇质疑,当年为保贺洱继位,自己名正言顺听政,逼于无奈之下不仅授权贺淇等宗室王公参与国政,还不得不留下贺烨的性命牵掣宗室,她当时便意识到医官之中恐有耳目。
不过那时她并不怀疑贺烨,更不说十一娘、陆离等等,只以为贺淇在尚药局安插了暗线,是以那些年她主要针对汝阳王府,严加探察尚药局的人事,却并未察获蛛丝马迹,直到贺淇被铲除,将其余党严刑逼问,尚药局的暗线仍然没有曝露。
韦太后也察觉事显吊诡,但因为接下来独断朝政乃至剿除贺珅等事进展得颇为顺利,导致她一度忽视了这一隐患。
直到贺烨起事,直到明白过来十一娘的伪装,韦太后方才恍然大悟。
贺淇应当是被贺烨利用了,却毫无知觉,难怪盯着与他来往之人,到头来一无所获。
仁宗帝病重,对贺淇虽为机密,自然瞒不住贺烨,消息只怕早已走漏,甚至投书案的主犯根本与贺淇无关,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毕竟韦太后的亲儿子贺衍,当初感知不久人世,便下令禁严紫宸殿,连她这个生母除非起事,竟然都不能与仁宗面见。
直到她发动兵谏,贺衍才不得不放弃立贺烨为储,却串通薛陆离等人,为贺烨争取苟全机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