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二章 得贤治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赵佶登基初期,徽宗一朝的情况一度还很不错——内有蔡京主掌国政,增加国家财税收入。外有童贯领兵攻略,连取湟川等数个边地州郡,和西夏与辽国的交涉都从消极防守转向了积极进攻。一时之间竟然隐隐有中兴之象。

然而——

随着文治武功都达到了一个不错的高度,赵佶开始飘了。

赵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家皇帝,对园林景观有发自内心的爱好。

蔡京第二次任相之后,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认定:只有讨好赵佶,让赵佶高兴,他才能一直拥有权力。

于是,蔡京开始逢迎赵佶的爱好,在东南几个路专门设立应奉局,搜罗东南的奇花异石运往东京汴梁城用来装饰内宫。

这就是明代小说《水浒传》当中屡屡出现的花石纲。

在唐宋两代,纲指的就是成批运输的大宗物资。物资囤积起来了之后,进行集中运输(主要通过水路),就是纲运。比如花石纲,以十艘运输船的货物为一纲。

其实——

在蔡京的立场上,所有的花石纲都不应该征收,而是应该以合适的价格进行采买。

但在宋朝的官僚行政体系下,一切国家行为都成为贪官污吏敛财的方便之门。

结果就演变成,官府千方百计的探听民家哪里有奇花异石,一旦查实,马上查封。乃至于拆房扒屋,敲诈勒索。民众稍有抵抗,立马投入监牢。无数中产之家为之倾家荡产。

花石索取到手之后,又要通过水路运往东京汴梁城。

为了使纲船通行无阻,甚至拆毁桥梁,破毁城郭。

运输途中,官吏又强行征用大量商船和向汴京运粮的漕船。

船队沿途骚扰两岸百姓,强使供应差役,民众苦不堪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