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五十八章 国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民国时的北京大学界,一直流传一句话:“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

其中“北大老”指的是北大的学生年纪比较大,有不少老学究,而且很多上学时就已经结婚。

“师大穷”并非说北师大没钱,而是说北师大的学生大都是寒门子弟。

其他大学一般每年学费最少二三十大洋,燕京大学高不少,每年160大洋。

而北师大不仅不收学费,住宿也免费,自然成了寒门子弟的首选。

最后一句“清华燕京可通融”,是说清华和燕京的学生出身大多优越。

所以……这句俗语貌似是女子的择偶标准?

你要是问为什么没有鼎鼎有名的协和医学院?——可能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

医学院嘛,出了名的学业压力大。要是闲着没事周末随便去个医学院看看,会明显感觉与综合类大学不一样:校园里异常冷清,见不着几个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放假了,找找才发现原来都在自习室里。

协和医学院从刚建校开始,学业压力就很大,毕竟医生这个职业太特殊,是和阎王爷拔河的人。

此前提到过,协和医学院的硬件设施极好,它说全国第二,貌似还真没人敢认第一,即便强如清华和燕京也不行。

协和医学院的学费自然也是最高的,如果得不到奖学金,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需400元!同样冠绝全国。

协和的学生很少,一年只招25个,还不见得能全部毕业。

不过协和相比同样来自美资的清华和燕京,倒有个优势:它是纯个人资本也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受不到那么多管辖,自主性比较大。

它的一切完全按照美国顶级医学院的要求,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水平丝毫不输约翰·霍普金斯学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