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除了这场对话,英国的柯林斯出版社也很想向李谕约稿,发布一套科幻。
多年后,英国的柯林斯出版社与美国的柯林斯出版社进行了合并,统称柯林斯出版集团,在英语圈里是很大的一家出版社。
不过目前两家出版社根本不相干,李谕已经与美国的柯林斯出版社签了合约,只能把首发权继续留给美国那边。
而且过不了多久欧洲就会打一战,图书销售情况将大打折扣。
李谕在坐船、坐火车等比较花时间的时候没事就随手写一下,准备近几个月把《异形》系列慢慢写出来。
《异形》是科幻惊悚系列的经典之作,尤其后来的前传《普罗米修斯》,有一定的深度。
这种科幻题材的作品比较适合此时提前发表,因为它和《星战》一样,不算硬科幻,主要靠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人,只不过套了一个科幻背景。
二十世纪初的人哪见过这种题材,发行后必然大卖。
——当然要做一定的改编。
人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多“借鉴”后世成果,因为人文学科的发展相对比较线性。尤其是文学方面,除了一些思想上的东西,没有多少不可逾越的鸿沟。
科学就不一样了,几乎不存在“跳跃式”发展,科学的特点是极端严谨,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慢慢构造上层建筑,一层一层来。
要是李谕这时候告诉大家伙:将来会出现每秒钟计算几千万亿次乃至几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人体构成秘密是双螺旋结构DNA,绝对会被抓进精神病院。
所以科学方面,只能稍微提前一点点发表内容,或者说已经有前一步之后,再提出对应的后续成果,反正不能平地起楼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