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唐国安给李谕在工字厅安排了一个办公室及住处。
至少民国时期,不管学生还是教授,清华的住宿条件都要远超北大一截。
很多民国的大师或者从国外来中国视察的大学者,基本都会选择住在清华工字厅,比如泰戈尔。
受唐国安校长的要求,李谕这段时间在学校里上点课。
其实清华不缺老师,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美国过来的老师。
论授课的本事,李谕都不如讲台上会卡壳的爱因斯坦,不过李谕胜在有超前一百年的认知水平,能够在高屋建瓴的层次上进行指导,说出一些超前观点。
从教育学上看,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另一边,谢煜希也很给力,回了趟美国后利用卡耐基基金会以及卡耐基的巨大号召力,又带回了三名老师:两名女老师、一名男老师。
这几名老师的薪水将直接从教育基金会支取,不占用清华的办校经费。
早期来清华的美籍老师,相当长时间里一直是女老师多过男老师。
1910年时,唐国安通过“美国和加拿大大学校际间基督教青年会”从美国选聘合适的教员,经过缜密细致的选聘,组成了17人的美国教师团:9名女性8名男性,包括一位医生和一位体育指导
至于为什么女老师多,可能是因为清华给的薪水多,女老师在美国的收入又远远比不上男老师,还不如远赴海外。
多点女老师也有好处,起码对国内风气开化很有用,——没有女老师,怎么招女学生。
李谕感激道:“这几年你在中国东西南北四处跑,忙于教育一事,真是辛苦了。”
她一直忙于基金会创立的几所学校,每年加起来可以招募上千学生,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十分优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