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有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首肯,下面的手续就走得很快了,俄罗斯驻大清公使馆收到莫斯科的电报,立刻给李谕开好了手续。
他们到总理衙门递交给奕劻,一度让奕劻感觉李谕这次更像外交出访,“不是去瑞典吗?怎么俄国也来了电报?”
虽然瑞典没有对清廷动过手,但是这么些年,清廷真是被北边的沙俄打得怕怕的,庚子赔款占比最大的也是俄国,一家就占了赔款总额接近三成。
所以即便尼古拉二世没有亲自发电报,俄罗斯公使馆的来函都让奕劻恭敬得不得了,简直比瑞典国王亲自发的都好使。
奕劻得知李谕还要顺道去俄罗斯,直接又把李谕的预备资金提高了2000银元,要不是来不及,甚至都想给他升级个顶戴。
李谕也是哭笑不得,连忙说自己作为京师大学堂学生,并且是在读,并不适合受封官身。
其实李谕心中主要是怕麻烦,一旦有了官秩,以清末的官场环境,总免不了各种应酬。
光绪那边李谕每周还要上三四次课程,在光绪知道李谕又要去俄罗斯和瑞典后,心中百感交集,不住哀叹:“朕如今只得坐井观天,观这一片永远不变的天空。李教习,如果可以,希望你可以为我带回一些西洋的新鲜物品,什么都可以。”
光绪最后的口气甚至有点哀求的感觉,李谕不忍拒绝,于是答应了他:“我会尽可能多带一些西洋的新产品。”
光绪想了想说:“最好是精致的怀表,我曾经看洋人公使每人都有。”
“没有问题,我记下了。”
现在对光绪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时间;但是李谕心中明白,对他最没意义的也是时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