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32章 老学阀的常规操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陈纪听完,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这样的理论完全颠覆了他以往的认知,却又让他发自内心的认同。

许多儒者口口声声圣人之道,可若是这圣人之道自己都抗拒,这样的圣人之道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石广元在旁听得眉飞色舞,赶紧寻纸记录,“庾子曰: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庾献又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若是我们所学的理,不能践行于世间,那么我们就无法体现这理的价值,也无法验证这理的对错。知而行,行而知,两者相辅相成,是为知行合一。”

石广元听了,手中不停,“庾子又曰:……”

崔州平在旁看的眼都红了。

《论语》怎么来的?

不就是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之间的问答吗?

庾叔叔此论,毫无疑问将开启一门强大的新学派,和陈纪的这番问答,也将被奉为经典。

目睹且记录此事的石广元一脉,以后在这新学派上,世世代代都有着极高的解释权。

老子大意了啊!

崔州平后悔的想撞墙。

只是崔州平也不是省油的灯。

只是懊悔了一小会儿,他聪明的脑袋就有了主意。

——若是在此事插个话,纵使显得莽撞,亦不失为当世子路啊。

《论语》里子路逼事最多,结果硬生生加戏加成了男二号。

趁着陈纪怅然若失、怅然若得,崔州平连忙插话问道。

“可若是如此,我的心有我的理,你的心有你的理,天下人有天下人的理,如此一来,若是天下人的观念混乱,岂不又人心浮动,失了大一统的意义?”

庾献既然开了头,自然要将王阳明的这理论补充完整。

当即耐心解释道,“我们的本性中,有相同的,不假思索便能明白的价值观念,那便是我们的良知。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这样的东西,无论贤愚,无论身份,都能彼此认可。我们以共同拥有的良知,作为价值尺度,自然就可以达到董子所要的人心凝聚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