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569讨伐不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时间悄然流逝,锦衣卫不断在京城各坊市传播倭国可能再次派出倭寇袭扰大明的消息,同时也释放出内阁和兵部正在考虑先发制人,利用成形的水师,先行出击攻打倭国,避免战火再次荼毒大明。

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后,可想而知,京城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能够把战争烧到别国去,对大明自然是有好处的。

从一开始的担惊受怕,特别是四九城里那些商人们,家住沿海一带的大商人,自然都是鼎力支持的。

虽然,他们有各自的渠道,得到一些消息,但是大势之下,自然都要表达出支持的态度。

在底层百姓都支持朝廷出兵讨伐倭国的氛围下,依旧有老学究认为朝廷应该派出使团出使倭国,通过交流缓和关系。

他们不希望打仗,因为那会劳民伤财。

而且,从嘉靖朝前期看,倭国并非不想和大明建立联系,只是因为嘉靖皇帝和倭乱的关系,两边才彻底断绝了往来。

直到现在,大明对外的海贸依旧禁止通倭就是明证。

万历十年十月十日,兵部一道明奏终于打破了这种纷杂的局势,兵部奏请发兵征讨倭国。

奏疏里历数自开朝以来倭国不臣行径,包括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者赵秩前往日本,但赵秩被日本天皇杀害。

赵秩被杀后,朱元璋意识到日本对明朝的敌意,认为其“冥顽不灵”,遂决定加强海防、限制民间与倭寇的贸易往来开始。

到之后数朝倭寇屡次来犯,虽然朱元璋下达了措辞严厉的白话圣旨,并赋与地方官府和百姓权利,“告诉百姓,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倭寇之乱从明初延续到隆庆朝,特别是嘉靖时期,因为更加严厉的禁海政策,大量东南流民参与倭寇壮大声势,形成了倭乱的最高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